作者 | 赤木瓶子
编辑 | Mia
《歌手2024》的开篇以“老将守国门”带动民族情绪,《歌手2025》却用“新王诞生”叙事为自己开了个难度副本。
即便单依纯此前已多次出现在各大音综上,拿下好声音总冠军、在《天赐的声音》《说唱听我的》《我们的歌》第诸多音综亮相,但获得#00后那英、#神似王菲等网络评价,仅仅是在《歌手2025》播出了一期之后。
这一方面源于顶级音综自带的“升咖”buff,就像日本歌手BENI在做美甲时,告诉美甲师,自己将参加的节目,是“歌手界的奥运会”;另一面,从选曲到呈现、再到节目剪辑里的隐隐助推,单依纯的“飞升”,不能不说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明线预埋。
从首期播出表现来看,《歌手2025》的收视和去年同期大差不差:首期CVB收视率0.42,份额1.84%;酷云收视率峰值近0.8,份额峰值近5%,(《歌手2024》首期湖南卫视收视率0.44%,份额1.84%)。
但从网络反馈上来看,《歌手2025》算是让公众关注的焦点成功回归了音乐的本源。除了#日本歌手BENI一轮游##二手玫瑰快从林志炫身上下来#等赛制严格、老艺术家焕新等内因之下的话题,大量围绕音乐作品的反馈二创开始出现。
全网掀起翻唱《珠玉》的挑战热潮,各类《珠玉》调式旋律全解析视频,一定程度上说明节目在音乐性上的突破已初见成效。回顾《歌手2024》开播阶段,“当爷”落地长沙第二日的晨间嗦粉、破冰社交等让观众更青睐的追星体验之外,其在舞台上的表现,只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“华语乐坛快摇人”,毕竟“打也打不过,仿也仿不了”。
而本季歌手播出后,不仅大量网友在各个场景挑战高难度歌曲,单依纯本人也加入“楼梯间歌手”阵营。
将视线拉至整个音综市场,当下也称得上热闹。《天赐的声音》让头部歌手多次演唱《跳楼机》,被评五星大厨做辣条;不少观众认为《珠玉》“难懂”、“曲高和寡”,以及即将上线的《亚洲新声》......这并不是技术和流量“擂台赛”的首次打响,只是略显沉寂的综艺市场,连这样关于“雅俗”讨论的话题也已经许久没有出现了。
若是细品头部音综之间在内容和宣发上的顶级较量,便会发现,这样的市场反馈,是巧合,也是必然。
歌手不看“新人”,只看“新鲜”?
说是新人上位,其实严格来说,单依纯并不算是乐坛新人,18岁拿下《中国好声音2020》总冠军,自此参加各大音综、音乐节,上个月刚结束个人巡回演唱会,一路稳稳当当地走在乐坛之路上。
若是算上往季,能在《歌手》舞台登场的新人也寥寥无几,除单依纯外,本季《歌手》的首发阵容还包括陈楚生、白举纲、林志炫、GAI(周延),以及来自美国的Mickey Guyton、来自日本的BENI、00后Grace Kinstler三位外籍歌手。
非要说的话,00后歌手Grace Kinstler更像是“乐坛新人”,2021年才在《美国偶像》第19季中正式出道。
但是在以“排列组合”著称的华语音综中,无论新手老手,都要肩负起“新鲜感”的使命,能够带来“新鲜感”的就是音综观众认定的“好歌手”。于是演变为新生代们摩拳擦掌修炼技艺、老歌手们求新求变,偶尔尝尝翻车的风险。
比如在节目播出前被观众寄予厚望的林志炫,色彩斑澜的妆造与融合了戏腔、舞台剧等“唱跳”表演的《悟空》,被乐评人称为自我突破、却被市场评为“用力过猛”,将#林志炫 被做局了#推至热搜。
因此,《歌手2025》首先是在选人上做出了诸多考量,接着又试图掌握新鲜感和“耳熟能详”的合适配比。在三位海外歌手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从挑选嘉宾的维度来看,本季《歌手》从乡村音乐、欧美大嗓和日式流行着手,也是流行歌曲听众覆盖面极广的三大群体,但客观来看,三位均为内地观众眼里的“新人”。从选择音乐的角度来看,更是“新人”配“旧曲”。三首歌曲皆为“老歌”,细究之下,“一轮游”的或许并不是日本歌手Beni,而是其无法让观众产生“耳熟能详”的选曲。
由木村拓哉、山口智子主演的经典日剧《悠长假期》于1996年播出,Beni演唱的《LA・LA・LA LOVE SONG》,先不看音乐年代感,至少从“情怀杀”这点来看,没能“杀”到大部分95、00后观众。
相对而言,Mickey Guyton和Grace Kinstler两位海外歌手的选曲《If I were a boy》《River》,在ktv、派对等生活场景的传唱度也更高。
黑人乡村音乐歌手Mickey Guyton在VCR中一度强调自己不是“技术性”是“情感型”,不少听众表示自己在听的过程中“神奇落泪”,Mickey Guyton本人更是情到深处更是哽咽未能完成最后的结尾。
00后新秀Grace Kinstler的《River》,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地满足了普通观众对欧美大嗓的想象。但这样的想象此前已经在上一季的香提莫、凡希亚等歌手身上体会过了,并且在亚当兰伯特的身上起到了掀翻乐坛般的视听体验,所以几乎没有产生预料之外的效果。
因此,也许为海外歌手们挑选一些让国内观众更加“半生不熟”的音乐,会取得更具新鲜感的效果。
最终,单依纯拿下本场竞演第一名,陈楚生拿下第二名、Mickey Guyton拿下第三名、GAI周延拿下第四名、白举纲拿下第五名、Grace Kinstler拿下第六名、林志炫拿下第七名,日本女歌手BENI则被淘汰。
楼梯间的“珠玉”,还是五星大厨版“跳楼机”?
在当下音综的讨论中,关于高级华丽的技术流作品、与直白易懂的流行歌曲孰优孰劣的声音层出不穷。就《歌手2025》舞台而言,《珠玉》无疑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“技术崇拜”的视角,成为了技术流作品的代表。
出现在《天赐的声音》舞台上两次的《跳楼机》,尽管褒贬不一,或许同样找到了它的市场和生命力。经由张靓颖等头部歌手演绎后,在互联网掀起不小声浪,被评为“工伤”实锤。据了解,有音乐创作者推出了游乐园系列专辑,包括《过山车》《摩天轮》《海盗船》《娃娃机》《大摆锤》,已然形成“游乐园宇宙”。
易入耳又好上口的“口水歌”总有其稳定市场,对于拥有创作审美和能力的音乐人来说,将大雅与大俗相融并焕发新生,也未必是难事。
此前《乐队的夏天》里的核心赛制“改编赛”,乐队们对经典歌曲的改编,风格鲜明,堪称将原曲“打碎重组”。如大波浪乐队改编的《爱情买卖》、福禄寿改编的《少年》、康姆士乐队改编的《屋顶着火》。但能出圈、获得大众好评的网络神曲改编却是少之又少。
但能被大众喜爱则没那么简单。网络歌曲出现在音乐综艺里的案例更不罕见,只是歌手们面对网络神曲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。比如在《乐队的夏天第二季》的某场赛制需要改编一首中国风的歌曲,野孩子乐队最终选择退赛。此举更被外界解读为“野孩子拒绝网络神曲”,歌包中的《芒种》等当代红曲。
《跳楼机》的简单上口,注定其在某些观众群体中拥有较强的市场。而《珠玉》则是一首需要细细品味的技术流作品,这类歌曲更为复杂,可能无法迅速赢得大众的喜爱,但却拥有极高的音乐性和可持续的艺术价值。
音综的解题思路,究竟是掀起观众在楼梯间里演唱热潮的“珠玉”,还是由“五星大厨”倾情演绎的“跳楼机”?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从音综的角度来看,推出新颖、高质量且具有引导性的作品,曾是很多原创音综所追求的目标。然而,像《中国好歌曲》《这就是原创》等原创节目,大多只持续了两到三季,种种原因之下难以持续。而《跳楼机》《九万字》的合适运用,或许能够为音综“打开思路”。
总的来说,不同于那英版本的低开高走、摇人闯关模式,单依纯的亮相也为节目后续如何维持惊艳感提升了难度。不过看到下一期踢馆歌手后,似乎已经猜到节目的解法。已经可以预想到,马嘉琪的出现,将为节目掀起的新一轮舆论。并且,第二期《歌手2025》将与首播的《亚洲新声》同期对打,届时又将掀起怎样的音综“大师赛”盛况,且行且看。